中午想說去附近買鍋貼當午餐,騎車來到不遠的鍋貼店。鍋貼店隔壁有一間寵物美容店,其實好幾次前就很想去看一看,但無奈都沒機會,加上兩個店長長得很「兄弟」(面惡心善啦),更加讓我不敢去XD。不過這次因為鍋貼還在蒸,要等五分鐘,無聊麼~乾脆就去看一下吧!(剛好帶著安全帽+口罩,比較有安全感?!俗辣?!)


 ↑  這隻是大摳卡,但我想應該也頂多一歲吧,還很少年樣。



↑   牠一直用臉去磨籠子的玻璃,臉貼到玻璃上變形的樣子很像在玩整人遊戲,超好笑的可惜沒拍到!


↑   繼續睡覺…完全不理我的逗弄…

跟這隻沒有辦法互動,只好轉移目標,到隔壁大籠子看看三隻baby cockers 打鬧可愛模樣!

baby cockers
Uploaded by hck1025


↑   狗咬狗,一嘴毛。(好爛的註解!)


↑   玩累了,一隻龜在角落,一隻翻在毛毯上,另一隻在飲水思源。

摳卡實在太可愛了,尤其是baby的時候,看了很想抱一隻回家。
不知道我家那隻QQ過的如何,應該很幸福的每天都有大餐吃吧!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天接到老媽的電話,說他們一行人已經快到台北了,我才猛然想起,他們是來小巨蛋欣賞江蕙生涯第一場大型演唱會。但打給我的動機,只是問我要不要跟他們去吃飯,一間叫新都里的日本料理。十五分鐘內在下班時間,車輛擁擠的路上從永和飆到餐廳,發覺其實在自己騎車的時候,很容易加快速度。我不愛鑽,但很享受速度的快感。

在他鄉看見自己的親人或很熟悉的人總有莫名的感動,即使不過是台北台中那一小時車程的距離罷了。

這間餐廳很隱密,沒有扛棒,門口沒有菜單,門是黑色的,服務生也全部一身黑,地板與牆壁的磁磚也是黑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連光線也像是被吸進了牆壁,不自覺顯得特別暗,我差點摔死在造景的小橋上…

我大概介紹一下菜色,但由於不是我點餐的,我也沒看到菜單(據說是沒有菜單,由師傅根據當天食材來決定),幾道菜的順序如下:開胃小菜、冷盤蒟蒻、生魚片、豆腐料理、牛肉料理(極品,以紅酒醋為主醬料,淋撒在切的恰到好處厚度的牛肉片上,上面用芥藍菜蓋住,一把將菜、肉夾起後吃下,可以感受到菜的新鮮、肉的鮮嫩與酸酸甜甜的醬料風味,搭配在一起有很豐富的口感)、蝦飯(剁碎蝦米後撒在調味過的米飯上面)、湯、甜點與水果(甜點是抹茶冰淇淋,我喜歡)、飯後茶。

其中由於老媽跟陳媽食量都不大,各把牛肉分一半給我(原本就不少),雖然吃得很開心,但也吃得很難過…。好不容易吃完了牛肉,接下來的蝦飯我一點想吃的慾望都沒了,勉強挖了兩口,卻一點風味都感受不到,前一道牛肉的味道很重,再來這道料理就顯得清淡失色(記師傅配菜上的失誤一次)。由於飯的量真的不少,儘管平時我是不喜歡浪費食物的人,這一刻也只能吃一半,真的撐不下去了。

在將最後一口飯放到嘴裡的同時,我想到一句話「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改善浪費食物的習慣,就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姑且不論這句話有沒有問題,如果把每個人浪費、吃盛的食物換算成一頓全新的料理,供給那些三餐不溫飽的人去享用,有多少遊民可以不用餐風露宿?有多少第三世界的貧民可以繼續活下來?我吃不完的那些蝦飯,對他們來說也許都是奢侈,即使努力活了下來也不一定能吃到這樣簡單的料理。

自己買食材來做可以自行控制量的多寡,可是餐廳的量都是固定的,很少會根據客人的食量或喜好來客製化菜單,類似的概念像是在日本的壽司料理,坐在吧台前由師父來根據客人的喜好來決定出料理的種類與順序,每道菜之間會跟客人做溝通,完全客製化的程序讓客人滿意,食物也不浪費。但一般的餐廳,師傅並不會在客人面前,因此打造一個根據食量、食材來決定價格的環境還有問題待解決,不過我最終的目的只是希望食物(資源)不要遭到浪費了。

如果資源是無限的呢?
我只能想到,以人類貪婪的天性而言,絕對是更加破壞與浪費,不可能因為資源無限就有效利用,所以也沒什麼好討論。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老爸老媽去了一趟北京,處理一些事情,我特地吩咐老媽買些紀念品,什麼都好,但都沒有看到在賣。還好老爸人脈超廣,剛好有個朋友就是負責這次北京奧運的週邊商品販賣,朋友送了我們五個娃娃,就是這次的吉祥物啦!


   ↑  很像某種機器人合體


   ↑   貝貝(對,中國一定會很背,輸到脫褲)


  ↑ 晶晶(送熊貓給台灣是黑暗手法,太可惡!)


   ↑ 歡歡(拼了老命燒吧奧運聖火,不然可能無法順利回中國喔)


  ↑ 迎迎(據說他是青藏高原特有動物藏羚羊,中國如果這麼想要西藏,乾脆把青藏改成親藏,你說好不好?)


   ↑ 妮妮(官方說他是代表黃色的一環,那為什麼是綠色的?還是他真實身份其實是綠巨人妮妮?)

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五個合起來就是貝晶歡迎妮,北京歡迎您,這麼沒創意,還真的很中國味....有興趣知道官方給他們的自介是什麼的話,來這裡看吧!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著大家的研究所都有著落

我卻連一間學校都還沒有回音

寫信去問也是跟我說還在審核中,請我耐心等待。

可是等待不好受阿

搞得我相當焦慮....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gV免費網路看雜誌(55種台灣各類雜誌)


詳情請參閱:重灌狂人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轉載至 CNET 部落格

Mr.6  2008/03/12

《紐約時報》部落格昨天出現一篇文章「The Web 2.0 Resume」。 大家最近已漸漸將「影音」誤當成Web 2.0,不過他這篇要說的並不是已講到爛的「影音履歷表」,而是確確實實的所謂的「社群媒體履歷表」。也就是說,劉大頭在線上設一個「劉大頭.com」, 裡面放自己的部落格文章,還摘錄自己的Digg過的文、Delicious的文章,還有Twitter碎碎念過的事情。

註:所謂的履歷(resume)不一定是要找工作的,創業簡報也需要附個人履歷,大記者採訪或演講也可能要你附個人履歷。無論是resume、bio、CV,本篇文章皆可適用。

該篇文章有一句話說得讓人蠻驚:「這些年輕人在線上的Web 2.0『作品』,是洗不掉的。」他的意思是說,只 要你的未來老闆跑到Google,搜一下你的「暱稱」,嘩,感謝誠實又強大的Google,馬上可以讓徵才者親近一下你的生活。誰會真的去注意自己每天在 線上的言行,隨地小心?所以「Web 2.0履歷表」會讓人有點不解──這些線上的動作,想遮都來不及了,怎麼還大剌剌放在履歷表?

這些「作品」,真的可以為履歷表加分嗎?這樣的履歷表,真會幫助我們找到工作嗎?

文章淺淺的提到幾個例子,我們來一一參觀一下:

第一位,Chris Penn的Web 2.0履歷:他用Google page簡單的做一個屬於他的頁面,左邊邊欄列舉一大堆他Web 2.0的「作品」。從他的Linkedin個人檔案我看到的不只是他曾經待過的公司與現在的職位,同時竟也看到他已經有500個朋友,而且有42個讚美,兩個數字就證明了這傢伙「人脈廣闊」。另外,他也披露他的StumbleUpon的檔案,裡面有他近期用browser最愛拜訪的所有網站的資料,共有769頁,從右邊的tag cloud更看出這些站大多都是「財務規畫」「獎學金」。假如有天這傢伙跑來應徵說他以前在搞獎學金與財務規畫的服務,你看到這驚人的769個網站應該不會有任何的懷疑了。

第二位,Bryan Person的Web 2.0履歷:他也是用Google page,而且是抄剛剛那位Chris Penn的。這位將他的部落格大方的告訴徵才者,看他的寫作從2006年四月到現在近兩年都沒有間斷,而且品質頗高。他也透露了他的Facebook個人頁面和他的Twitter頁面(網路上有幾個人敢對徵才者公開他們的twitter頁?),他的twitter有4320則碎碎念,有1032個follower。

第三位,Rohit Bhargava的Web 2.0履歷:這位是奧美廣告公關的資深副總裁,他的履歷是附在部落格上面的「關於我」,但有趣的是在履歷的下方的非常明顯處,他嵌了一個Delicious的標籤雲,顯然是想用這東西來加強他的bio。裡面最常被收入的是Marketing、PR,還有CORE2DUO,另外還有Second Life。可以一瞥他的專業與興趣。

當然,如果你敏感的話,以上幾位其實都不是真正在找工作的。但真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反而也沒時間沒心情去把自己的履歷弄成這樣。但這幾位其實都大有來頭,第一位是大學生的職涯訓練師,第二位是Monster人力銀行的駐站專家,第三位也是奧美的公關大王。我們知道的是,他們正在大力的思考,怎麼把已經google得到的「漏洞」,化為年輕人的資產。我直接想的是,假如大家在這邊「以為」你就只有這些,那看完這麼多東西,也不會再去google看看你是不是還有另一個行為乖誕的論壇還是什麼的。

這邊也有一個網路機會。假如有天人人都自己有自己的.com,(不一定要做成Web 2.0履歷表,或許只是做成像這傢伙的履歷表這樣) 那,企業HR在讀履歷表時會比較辛苦,得從一個地方(可能是人力銀行)搜尋履歷表,然後點進你的「劉大頭.com」。這時候,「劉大頭.com」裡面假如 有個區塊可以設定「其他履歷表」呢?這個區塊自動擺「競爭者」的履歷表,但也在其他競爭者那邊擺劉大頭的超連結,互相交換,一起增加曝光率,讓企業的HR 一次就可以點點點,看一大堆「Web 2.0履歷表」,大家各憑本事。當然,這區塊或許也可設計成「讓劉大頭貼上他所推薦的他人履歷表」,可能是朋友的,可能是另一個與他互補的,成交後劉大頭 說不定可以從分一點點微薄的酬勞(美國有的科技公司的「介紹成交價」高達5000美元)。說不定,這個區塊還可以來做「團體徵才」,劉大頭與他的 partner,一起介紹進入這間公司,公司一次挖整個團隊,不必team building,馬上進入即戰力。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履歷表,都是「先搶先贏」,先做的就先享受。讚的是,Chris Penn還鼓勵所有人可以抄他的。如果你自認在線上還蠻雞婆、蠻愛發言、蠻活躍的,那,今天就用Google pages,起頭一個簡單的「Web 2.0履歷」,以備不時之需!

本文已獲得原作者授權轉載原文連結於此。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者是地圖日記的創辦人 Jerry,來講創業過程遇到的問題和經驗,也分享DEMO秀得獎的過程和介紹這個秀給我們(一般人沒機會接觸到)。

在演講前我跟阿亙就在聊對目前網路生態的看法;沒想到我們對於blog、日記、msn、網頁等等這些新時代產品有共同認為的問題,這問題甚至可能改變(可以說已經在成型了)人類世界的發展 --- 人際關係的互動,我跟阿亙認為這是現代文明病之一。

有些人很喜歡寫網誌,寫下對於事情的看法(像我現在在做的事)、分享有趣的事情等等,網誌內容能夠讓自己主控,這是現代人主觀意識強烈的結果,另一個就是心底期待透過這些文字或圖像,來吸引朋友或陌生人的回應,以滿足自己的某種優越感,認為這才是與人互動?

越是強調這種網路上的虛擬互動,越是讓人性無法正常發展。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最自然的情況一定是面對面的交流,有身體接觸的互動,但是在網路上的互動,不管功能多麼人性化,最終還是個「虛」、「擬」的東西,永遠無法取代人原始的天性。

Jerry 提到了地圖日記在互動這點上的努力,強調在地圖日記裡面,他們加入了很多元素來拉近彼此的相關性,透過新開發的連結功能,每一篇文章都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有超過幾百甚至幾千人瀏覽或回應。只是這也沒什麼意義,看到那些留言可能很開心,小小滿足了自尊心,那又怎麼樣呢?不認識的網友依然不認識。過去在網路上常常可以聽到網聚,透過一個主題活動的名義(研究某種產品或是線上遊戲的同好)來見面,這是好的,因為最終可以有直接接觸,但慢慢的這種現象變少了。

有些人可以在網路上侃侃而談,發表各種意見,現實生活中卻嘴巴緊閉,想講卻講不出來,也許是天性害羞,也許是習慣了在網路上的模式。如果是後者,就該小心了,因為你已經得了文明病啦!

如何改善現在這種變形的人際關係?
該要的是更多的現實生活而不是虛擬的網路交流。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防全球暖化 新版京都議定書 今起協商

全球近200國的官員與科學家31日起將在曼谷集會五天,就擬定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新方案,首次展開協商,希望按峇里島路線圖,在2009年底前敲定新方案的具體內容。

去年約190國代表簽署峇里島路線圖,約定要在兩年內協商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新方案。京都議定書要求締約國必須在2012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1990年的平均水準低5%,而富裕國家僅37國接受相關規範。

聯合國氣候專家希望,新的合約能約束所有國家,但富國與開發中國家對如何分攤減排意見分歧。

曼谷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擬定未來協商的時間表,以便趕上明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狄波爾(Yvo de Boer)說:「我們的挑戰在於設計一個未來的合約,能夠明顯加強改變的行動,在未來十至15年間成功阻止全球排放繼續增加,並在2050年以前達到減少 排放總量。」

雖然協商很可能困難重重,但去年聯合國發表一連串的氣候變遷報告已明白指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已非常迫切。

其中一份報告說,石化燃料是氣候改變的禍首,如果各國不設法積極減排,氣候暖化將導致更多旱災、水災、海上風浪與暴風雨。

要擬定新的氣候變遷協議必須克服兩大困難,一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大國不希望減排衝擊到工業化的進程;二是美國,2001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布希總裁,今年11月即將卸任,美國也是全球唯一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富國。

開發中國家希望,富國能加速轉移相關科技,並資助窮國取得這些技術。

歐盟提議,以1990年的排放量為基準,工業化國家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少25%至40%。不過美國向來反對強制設定減排目標的做法。日本這次提出 的方案比較和緩。日本建議,以2005年為基準,並按照各產業設定上限。按照日本的提案,全球鋼鐵或水泥產業將設定國際規範,以達到產業的減排目標。

批評者則說,按部門設定上限將嘉惠擁有先進科技的富國的產業,窮國則反受其害。

歐盟主張國家應率先減排,但美國認為這樣會傷害美國經濟,除非中印等國也一體加入。

美國談判代表華森(Harlan Watson)說:「主要的憂慮是所謂的漏洞問題,如果你加入減排,而你又有能源密集產業,他們可能會想移到其他國家,來逃避這項負擔。」

 
 
 

希斯洛機場新航站 變笑柄

英國航空公司(BA)耗資43億英鎊(85億美元)在倫敦希斯洛機場打造的第五航站,27日正式啟用,但啟用迄今已有逾1.5萬件行李「迷航」,英航被迫取消將近250個航班,且混亂局面還會延續一陣子。

希斯洛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處理北美和歐洲間將近一半的乘客運輸,聯繫倫敦和全世界各地,是英航的搖錢樹。

但希斯洛也是全球最惡名昭彰的國際機場,班機延誤最嚴重、遺失的行李最多。旅客通過安全檢查得大排長龍、航站人員粗魯無禮以及破爛的機場設施都讓乘客大喊吃不消,也使希斯洛機場的物主英航成為眾人笑柄。

英航29日表示,正努力讓1.5萬件的行李和主人「重逢」,但英國廣播公司 (BBC)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真實的數字可能多達2萬件,而且需要好幾周才能料理清楚。

英航表示,31日從第五航站出發的約13%短程與歐洲航班將遭取消,4月1日取消的航班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英航29日取消66個航班,30日也停飛37個班次,總計自27日啟用以來,因為電腦當機導致行李處理作業大亂而取消的班機,已將近250個航班。

希斯洛機場因運量龐大,設施又嫌不足,長期來一直飽受批評,英航原本期待砸大錢興建的新航站能紓解壅塞的情況,不料竟演變成一場公關災難,並可能帶來重大的財務麻煩。

國際媒體三天來都爭相刊出航站堆積如山的迷航行李照片,很多旅客上飛機後,行李並未跟著登機;有的則在下飛機後,找不到行李,並因苦等不著,氣得先行離去。

英航最後索性禁止BBC與其他電視台攝影,以免製造更多尷尬局面。

此外,重金打造的第五航站也無法解決希斯洛跑道不足的問題,目前希斯洛只有兩條跑道,跑道容量接近飽和。

英國政府認為,英國將來若想保有樞紐機場的龍頭地位,一定要興建第三條跑道,雖然航空業歡迎這項提議,但當地居民和環保人士都很反彈。十年前香港關閉啟德機場後,希斯洛便成為對鄰近住戶傷害最大的機場。

BBC有這一系列的報導,而且有部影片「Terminal 5:Before and After」拍的很機車 XD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這裡看更詳細的報導: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7320497.stm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午吃完午餐有點無聊
走到附近的金食堂去翻翻書
基於強烈的好奇心驅使
不限領域,我啥書都看
翻到了一本在講健康的


幾年前就聽了在美國當藥劑師的大舅媽說過
如果要健康可以從胃做起
方式很簡單,就是喝無糖優酪乳


這本書也有提到優酪乳的好處(優酪乳的好已經被講很久了)
無非不是其中的菌類及酵素能改善人體健康狀況
酵素真的很好,有機會要多吃!)

其實我很討厭優酪乳的
以前有陣子優格很風行,老爸老媽老姐都愛吃
常常買了好幾杯回來
而就在某次機會下,老媽逼我吃了一口

靠~超噁的啦
濃稠又令人作嘔的口感怎麼會有人喜歡阿???
從那次之後我就對這東西敬謝不敏


只是過了好幾年,我依然沒有忘記大舅媽說過的話
所以晚上我就順路去了小七
買了統一ㄟ逼優酪乳-無加糖(剛好icash有打折)
想說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結果


哇靠!還是很難喝阿!
一口下去我雞皮疙瘩都飛躍起來了

不過…我是來逼自己接受這個東西的
怎麼可以半途而廢
因此接著一口、兩口、三口的接著喝
每一口喝下去時腦中都有好多畫面
為的就是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那很噁爛的味道

喝到一半真的受不了,把水加進去(手邊沒牛奶)
讓優酪乳稀一點、味道淡一點
總算可以勉強喝光了…

我大概又會有一陣子不去喝這個了....
唉~若是看官們有喝過什麼味道不會太噁爛的優酪乳
請推薦給我
我真的很想跟它做朋友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是三點十五分
我還不想睡!
不該在晚餐時間喝一杯純美式咖啡的
肯!

阿肝....我對不起你.....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四是企業參訪活動的第三天,我要跟主任負責帶同學去惠普,原本想說選早上的中信金(完全是因為不想跟主任&妹比較多),但去年參觀過永豐金了,其實銀行都大同小異,既然如此就選目前世界百大企業排名第12名的惠普吧!

天氣不知怎的特別好,太陽大的跟什麼一樣,卻我感冒重病,穿了外套仍覺得有點發寒阿。

台灣惠普總公司位於101大樓旁邊的新大樓,佔據B1、1、9~12 樓。上到了九樓,先進會客廳聽取經理的簡報,介紹惠普這間公司的基本資料。但我對經理比較有興趣,政大政治學士畢、休士頓大學資訊碩士畢,在美國工作了將近十年,而剛好從第一間上班的公司開始,他待過的企業(約三間)後來都被大吃小,統統併入了惠普門下,而這也不過短短三年時光罷了,這種人的經歷之豐富,若能好好談上一段話絕對獲益良多。企業的購併不是新鮮事,嚇人的是速度的展現。

簡報提到了不外乎惠普的企業精神、發展重點、人才培養等等,而這跟一般在市面上成功的企業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我因為辦演講聽了不下十數場企業演講的結論來看),但有一點卻跟別人不同,第一次聽到有人會把這個「特質」當作精神來看,那就是「廉直」,這跟小夫搬出「誠信」一樣麼,聽聽會覺得好像很正義,但是太抽象,不具實用價值。

之後參觀公司內部。給我的感覺很舒服,沒有企業密閉空間給人的壓迫感。辦公座位雖有隔板,但站起來後大約到胸口位置,可以看到其他人,一方面是說提倡創意,需要傳達訊息時,即使是主管也不會讓人有距離感,另一方面我想是讓員工能看到其他人,達到暗中較勁、競爭、互相監督的效果,提昇工作效率。

有趣的是 Halo 這套遠距會議視訊系統 0rz.tw/a53Qb ,遍佈在全球每個惠普公司的房間就跟畫面中的影片一樣,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能減少距離感,即使「視訊會議」就是遠距,而距離是無法消去的隔閡,所以盡量營造面對面會議的感覺。向我們介紹這系統的人是位於北京惠普的一位港仔,示範這套系統的即時、便利、互動性,還能一通電話到美國惠普總公司,請負責管理全球惠普公司這套系統的人遠距操控每一個房間,他請那裡的人把我們房間的燈關了再開(應該沒人在房間外面偷偷關這麼無聊吧)。根據他們的研究指出,一場會議最多16個人是上限,超過則會使效率降低很多,因此每個房間只有四個位置、三台電視(三個地方)而已。據說建造這一套系統要價三十多萬美金,每個月維護要兩萬左右美金,超貴…但關於維護的費用我則有諸多疑問,像是要維護什麼?需要什麼人力和設備?

辦這些活動主要是想讓學生體會企業的精神和文化,這從踏進一間公司即可感受得出來。外商如惠普,開放、自由的作風,很自然的衝擊到來參觀的人,加上室內設計大量採用玻璃增加採光,磁磚採白色和淺色系為主,打造讓上班也是種樂趣的風氣,不給員工壓迫感,鼓勵他們讓創意自由奔放;本土也不乏有如此風氣的企業,但大多數是比較沉穩的路線。我想即使不是提倡創新創意的產業,也可盡量營造讓人開朗的工作環境給員工,員工一旦有了好的心情和情緒,工作上自然會有更豐沛的動力,注入更多的心力在崗位上。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做足人力投資企業才有競爭的本錢,若我將來能坐上管理階層的職位,打造最適合員工上班的環境一定會是我首要目標。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到經濟問題,教授說
台灣很多企業
將重心移往中國
很大因素只因為他們的勞工便宜
可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起飛
勞資怎麼可能還會像過去一樣便宜呢
那肯定在未來幾年內,這些為了當初便宜勞工而過去的企業又要搬家了
在世界各國尋找便宜勞工的最後結果
很大的可能就是兩手空空,失敗落魄的回台灣當烏龜。

台灣有良好的技術和聰明的勞工
應該寧可多花一些錢在薪水上面(企業留在台灣)
將技術與產品的水準提高
鞏固自身優勢,一旦優勢做出來了
還怕不能與世界競爭嗎?

教授將企業分成幾個階層(有點不記得了)
從最低層開始:勞力密集、產業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
而為了工資問題跑來跑去的台灣人
永遠都在最低的勞力密集區域遊走
永遠無法提昇自己的競爭力,去與其他國家的資本密集工業相抗衡。

改變短視近利的思維模式
創造永續發展的經濟實力

--

其實這場我主要想聽教授自己的商場經驗
而非他在分析目前企業形式
那些我去看其他書也可以阿....
但前人的經驗卻是最寶貴最實際的
也可能是避免我們踏出錯誤一步的關鍵
可惜沒提到太多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全國人民上下二心,一堆人腎上腺素和血壓極速「ㄅ一ㄩ」高的總統大選再兩天就到了
其實最近很少看政治新聞,因為畫面太噁心,太難看了~
但是吃飯時間不免被餐廳的電視荼毒到囧。

今天看到的是一堆旅外的僑民千里迢迢搭機「前來」投票
你們這些人,何必呢?
這些根本不住在台灣的人,投票對他們一點意義都沒有
投完就「回」國了,卻可能害了生活在台灣的人。

意識形態的作祟
讓這些所謂的愛國僑民(我想稱為礙國僑民比較恰當)
為了投票「來」台灣
不只讓政治人物有票可撈
更讓新聞媒體抓到機會捕風捉影
藉其影響力挑選出符合該台政治立場的「選民說詞」來放送畫面
影響電視機前的觀眾立場。

我想問得是
這些為了投票而「來」的人
你們來做什麼?



晚上去聽徐福棟博士的演講時
有人在最後問了敏感的政治話題
請教授說說他的看法

他提到一個現象(之前我也有跟阿亙聊到的)
舉了猶太人跟台灣人的差別。
先說兩者的相向之處:都很愛家、為了下一代會不辭辛勞的讓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
差別之處:猶太人很團結,台灣人呢?
另一個例子是,博士在美國期間,看到以色列人,因為以巴發生衝突
放下一切趕回去,只為了自己保衛自己國土,跟巴基斯坦人對抗
台灣人,多少人做得到呢?

有太多的人嘴裡說愛台灣,台灣好
既然愛,既然好,為什麼你要離開台灣呢?
移民美國移民加拿大、中國、越南…
例如這次選舉前就看到有朋友的暱稱寫:拔拔說,若這次總統選舉失敗了,就移民越南吧…
我看了很失望
覺得生活在台灣有這種心態的人像個無根浮萍
哪裡水花大,就往另一個方向去
而動盪的世界中
水花沒有停止的一天
那這些人,你們打算去哪裡?

想一想,還蠻可悲的
這樣的心態,等同於不承認自己的國家
踐踏自己的尊嚴
否認自己身為台灣人的事實。

對於那些心不在台灣的旅外僑民(包括企業和個人)
他們花了大筆的錢來台灣
不但沒讓台灣賺到錢
還可能害了台灣
這樣的舉動,太矯情做作了。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天晚上吃完便當
把自己的筷子先放在便當盒裡
打算晚一點要丟便當盒時拿筷子去洗

事情如果這麼平淡我還寫幹麼呢
要拿便當盒去丟時已經距離吃完晚餐三個小時了吧
而我也忘記,筷子還在裡面阿!
筷子就這麼隨著便當盒被丟到垃圾桶去了…sad

而這是我昨天早上才想到的
趕緊衝出去看………垃圾已經被清掉了 XD



今天天氣不好,早上下雨直到中午
而我也中午才要去學校
那時出了太陽
想說應該不用帶雨衣了

結果晚上要回家時

雨大的跟什麼一樣
打雷了!
看著天無情的落下斗大的雨滴
我的心在淌血……

血在流
家仍要回
不能因為下雨就作罷
否則這口氣嚥不下去!
(謎:噎死算了)

跨上彭彭的座騎
冒著大雨狂奔殺回家
騎經永福橋時
無情的雨打在身體沒被遮到的地方(尤其是脖子)
好痛阿
下橋時整個人已經溼透了
鞋子裡也積滿了水,像踏在水上
比起旁邊的騎士們都有雨衣

我實在是太帥氣了~~~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曾經看過一句國外哲人說的話:
「人總是會記住過往的美好時光」

這句話,我認同一半而已。

一段美好的一夜情
一段愉快的短暫合作
一段刺激的經驗
都很容易留下快樂的印象

但如果是結局悲慘的故事呢?

不愉快的失戀
意見不合的爭執
目標不一致的旅程
當你在回想的時候
真的會從中去挑出「快樂」的點來蓋過佔大多數的不愉快嗎?

看完上面那句話
我很老實的對自己說
「不會」
我無法從一段不愉快的經驗中挑出快樂的點來告訴自己「這段經驗是愉快的」
甚至會偏激的將整件事以最悲慘的論述來總結。

但,又有另外一種可能
就是當事情隨著時間過去
不愉快的印象已經埋沒在洪流中
很自然在剩下留在腦海中的印象
只有快樂的部份
如果是這麼想的話
上面那句就說得通了。

只是時間
到底需要多久?




( Brian Mcknight - 6, 8, 12 )

Dyn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